云南省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进一步夯实军政军民关系,凝聚力量共同战“疫”,全力保障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关键时刻,子弟兵冲锋在前。驻滇部队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无私无畏践行初心使命,医务人员光荣“逆行”,驰援武汉。

2月10日,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32554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组建81人援鄂医疗队,战斗在火神山医院和泰康同济医院。在过去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驻滇部队援鄂一线医务人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党旗、军旗增添了光彩!

援鄂初期,正在建设中的妇幼保健医院基础设施不完善。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副院长吴强受任该院光谷区保障部部长,他白天铆在一线、吃在一线,带领先遣组用4天5夜建成了能收治800名患者、保障1200名医护人员的治疗新冠肺炎专科医院。他提出保障实施的“六个24小时”(24小时全时班车服务、24小时全时热食供应、24小时全时院内洗消、24小时全时物资配送、24小时全时维修保障、24小时全时热线接听),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一致赞誉。2月11日,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在昆明因病去世,她强忍泪水,向昆明方向三鞠躬告别母亲,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投入战斗……

前方抗“疫”,拥军支前解后忧。战“疫”面前,双拥办就是支前办。省、市、县三级双拥办主动作为,精准对接驻滇部队疫情防控一线人员需求,全力解决后顾之忧。

云南省双拥办主任、省退役军人厅厅长张胜震表示,前方打胜仗,后方是靠山。云南历来就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传承巩固。疫情发生以来,省双拥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保护关心爱护一线医务人员的十二条措施》,全力架好“连心桥”、当好“保障部”、办好“暖心事”,帮助一线战疫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激励一线人员心无旁骛投入战斗。

云南省双拥办及时对接部队,了解一线医护人员情况,协调中铁公司为援鄂勤务保障一线官兵运送生活物资,协调建设银行向援鄂医护人员赠送100万元人身意外保险。昆明市双拥办协调军地特事特办,优先帮助解决驻滇部队前线医护人员子女入学及家属工作困难问题。红河州开远市双拥办联合共青团市委、市工商联开展志愿服务“不打烊”暖心行动,积极为前线医护人员个人及家庭提供志愿者代买、代送、代寄和专属心理咨询,助力实现“微心愿”和子女免费公益课等服务。云南省双拥系统多次组织慰问活动,入户为驻滇部队一线医务人员解决生活难题,截止目前,全省各级双拥部门走访慰问驻滇部队援鄂医务人员131户,发送慰问信184封,赠送慰问金20万余元,发放拥军包156个;协调落实子女入学10人次、家属安置就业1人次。

后方助力,凝聚强大抗“疫”合力。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退役军人紧紧拧成一股绳,奋力投身这场全民战疫之中。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积极引导烈士亲属和社会各界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和中华英烈网“2020·清明祭英烈”专栏进行网上祭扫;主动联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信访局等部门,全面分析研判疫情防控期间烈士祭扫工作存在的风险隐患,科学制定对策措施,先后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烈士祭扫工作的通知》、《关于烈士纪念设施实施临时性闭园措施的通告》,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役军人厅(局)印送《关于共同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烈士祭扫工作的函》,统筹安排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烈士祭扫工作。

云南省各级军供站充分发挥军供应急保障职能,全面启动军供应急保障预案,主动担负起属地隔离观察人员、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湖北籍滞留旅客等安置保障任务。截止3月18日,玉溪、临沧、西畴、弥勒、下关等多个军供站已为疫情防控提供35128人次的住宿和饮食保障,其中:医学观察(疑似病人)2549人次,滞留旅客3395人次,留观人员9348人次,医务等工作人员19836人次,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服务保障。

云南省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勇敢逆行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和他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一级伤残军人刘卫民,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英勇负伤致高位截瘫,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捐赠10000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张永林,向红十字会两次捐款捐物,共计300万元。云南老兵房车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无偿为5个街道硬件设施较差的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派出8辆房车,向社区及现场值守执勤人员提供一站式抗疫工作“平台”;河口县退役军人盘杰联系其他5名退役军人带领93户村民向疫区捐赠22吨香蕉价值13.2万元。退休军人潘卫炎和军之恋董事长吴军联手创作了抗疫歌曲《回家》、《坚守》,编创抗疫相声《超级英雄》,竹板书《追星族》,抗疫散文诗《咱们回家》,真情讲述战疫中的云南故事,传递抗“疫”正能量。


拥军优抚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