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0月9日电(记者沈汝发)今年4月,江苏淮安市“强兵兴业”工程龙虾烹饪培训班在盱眙开班,佘秉洋等50多名盱眙县退役军人成为了首批学员,经过21天的系统学习,佘秉洋圆满完成了学业,在盱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推荐下,来到上海虾满堂闵行店工作。“参加龙虾烹饪培训班,学习到一些烧虾的基本功和理论,跟现在的工作内容相通,刚到这儿工资就有四千多,挺高兴,挺满足的。”佘秉洋说。

  “强兵兴业”工程是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退役军人“就业稳富、创业增富”行动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就业创业培训,使退役军人实现了从军事技能向职业技能转变,打通了就业的“堵点”,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退役军人脱下军装后,先拜“师”学“技”,闯市场也有了底气。此前一直在无锡与朋友合伙开饭店的龚伟也回乡参加了培训,学会了“互联网+”营销新模式,在网上卖起了龙虾。如今,首批50多名参训学员活跃在龙虾养殖、烧制、电商销售等各条战线上。

  “广州、 深圳,包括新疆,都有我们的培训学员在那里发展龙虾产业,许多没有职业的退役军人现在从事龙虾行业,月收入都增加到七八千。”盱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夏吉成说。

  目前,淮安“强兵兴业”工程已投入180万元培训经费,免费开设电梯维保、物流速运等6期特色培训,30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与就业市场、创业梦想的无缝对接。“围绕稳就业、保就业,我们创造了‘强兵兴业’工程品牌, 目的就是通过和社会、企业的对接,寻找到特色产业和特色培训,提升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能力和水平。”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创业处处长陶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