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金马社区金马寺大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曹永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多天后劳累过度、突然晕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月14日凌晨不幸去世,年仅54岁。

放不下工作却忘了自己,把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线


“师傅,最近疫情形势很严峻,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大意不得”“老人家,买菜不方便就别下楼了,我们可以帮忙买”……这些话,曹永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疫情“集结号”吹响后,曹永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加入社区防控队伍,投入战“疫”、坚守一线。每天对辖区161户532名居民进行防控排查、劝说集聚群众、印发张贴宣传单、犄角旮旯全面消毒消杀、为不方便出门的老人送菜……从清晨奋战到深夜、从深夜坚守到凌晨。

“社区是一道关键的防线,这个时候严管就是爱,一定大意不得”,每天“连轴转”,曹永仍然不放心。城中村改造后,辖区村民住上新房,但依然有老旧小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跟不上,封闭管理难度大,我怕消杀做的不到位。特别是小区菜场建设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比较高。曹永每天早上一到岗,第一件事就带头到小区菜场巡查,逐一给商户喷洒消毒药水,耐心向经营者、买菜居民宣讲防疫事项。忙完后,再走到老旧小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进行消毒,单元门头、楼梯栏杆、居民家的门把手……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2月4日上午,曹永像往常一样早早带领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完成第二轮清洁消毒返回办公室,还没来得及揭开茶杯喝口水,突然倒地晕厥,紧急送医。经过抢救,曹永恢复意识,刚刚苏醒就急着询问疫情防控情况。同事们劝他多休息,不要挂心工作。曹永说“在部队的时候和战友们共患难同生死,疫情当下,‘战友’都在一线,我怎么能临阵脱逃!”。大家都劝曹永安心休息,等康复出院再一起并肩“战斗”。但是谁也没有料到,2月14日凌晨,曹永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仓促的离开了这个让他充满牵挂的世界。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和妻女,还在等着他那句“忙完这一阵,一定好好陪陪你们”的承诺,可是,承诺再也不能兑现了。

带头干在前、用心“传帮带”,用实干书写奉献担当 


“曹永当过兵,在部队立过三等功,身上有军人作风,遇上急难险重的事他总带头冲在前,工作经验也很丰富,处理事情有一套”,在共事二十多年的老搭档王海涛眼中,曹永这位从部队淬炼出来的老兵是抓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

2002年,曹永从新闻媒体报道中获悉,国家将利用福彩资金资助建设老年“星光工程”。他立即组织商讨项目申报事宜并亲自动手准备材料。经过努力,曹永负责的金马寺大村获批国家“星光工程”资助金78万余元,村里用这笔钱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极大提升了老年人休闲娱乐环境。2017年,曹永负责的社区涉及开发建设征迁项目,他带领村组干部积极配合工作,圆满完成辖区130户拆迁居民交接房任务。2019年,雨季期间,辖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较大,曹永带领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巡查,协助受威胁地块企业迅速搬离,设置警示牌禁止车辆、人员停留在危险区域,成功消除安全隐患。

不管干什么,曹永都散发着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本色,不仅要“干完”,而且要“干好”。担任支部书记期间,曹永笔记本上记满了党建知识;担任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他像小学生一样每天背诵默写纪律条例;投入抗“疫”战斗,辖区的每一处垃圾箱、医药废弃投掷点都仿佛印在他的脑子里,别人问起来,他都脱口而出。碰到棘手的问题,同事都习惯找曹永帮忙,他也总是“来者不拒”。曹永“资格老”,但从来不摆“老资格”,凡事都和群众交流,同班子成员研究。他还特别注重对年轻同志的“传帮带”,社区很多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我四年前刚到居民小组工作的时候,很多工作一头雾水,对怎么抓党建更是没有思路,老书记不厌其烦一点点教”,金马社区党总支书记罗正冬说起曹永对自己工作上的教导,仍然记忆犹新。在曹永的组织下,支部建设工作井井有条,“有事找党员”成为社区居民的“新风尚”。

干净做人、磊落做事,秉持忠诚公道,当好社区“看家人”


“我生在这个村子、长在这个村子,现在能在这里工作,能为父老乡亲服务是我的荣幸。大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咱们的家看好。”这是曹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金马寺大村原来是个典型的城中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曹永常常思考怎么把集体经济盘活管好。“再小的账也要摆在台上面算清楚”,他和村组干部坚持用公开透明原则管理集体资产,担任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期间,曹永着力抓好“三资”监管,推进政务财务公开,先后完成了原金马铁屑厂和原昆嵩热镀锌管厂招投标的监督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原昆嵩热镀锌管厂租金由15万变为121.7万元一年,大幅提高了失地村民的收入,维护了群众集体利益。曹永担任支部书记期间,金马寺大村居民小组租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现居民年终分红逐年递增。

面对公与私、是与非,保持一颗公心是他不变的原则。在宅基地翻建过程中,和曹永从小玩到大的好友松某贪图私利,将楼梯位置超占至集体道路上,多名村民出面说情,松某也同意支付超占费,但是曹永坚持意见,亲自带队对浇筑好的超占部分进行拆除,彰显坚决维护集体利益的决心,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松某曾连续数年向担任支部书记的曹永递交入党申请。曹永没有因为“关系好”就将松某纳入发展对象,而是严格按程序考察,在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问题,及时找松某谈心谈话、督促整改,历时数年直到该同志得到群众认可,发展成熟,支部大会表决通过后才将他发展为党员。因为太“严”,也有人说他“不近人情”,曹永总是一笑置之。好友松某也常说“我们那么好的关系,曹永也坚决不给我开后门”。

长歌当哭、逝者永存!2月14日,曹永走了,走得太突然,他没能看到战“疫”胜利,不能再看看他工作近30年的社区,不能再陪伴家人。他践行初心使命,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候,以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践行着一名退役军人“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的钢铁誓言。全省像曹永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退役军人,必将继承遗志,忠诚履职,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