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连续六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十次荣膺云南省双拥模范城,在苍洱大地上奏响一曲和谐发展的“鱼水赞歌”。


党建引领  双拥工作有动力


大理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党建引领推动双拥工作,全力抓实新时代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带头研究部署双拥工作的筹划、推进及开展情况,带头督导双拥工作落实情况,把双拥工作作为衡量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政治素养高低的标准;带头参加双拥工作重要活动和军地双方研究会、座谈会、现场办公会及专题部署会等双拥工作会议。大理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分析研究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召开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部署会、分析研判会,强化各级各部门思想认识,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推动全市创建工作落实落细。


大理市军地双方共同梳理“美丽军营”建设工作中的热难点问题,采取军地座谈、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逐项解决。大理市委、市政府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帮助驻地部队改善营区周边环境,号召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调动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创建美丽军营活动。军地携手、军民同心集中开展“两违”建筑整治、“两污”整治、“厕所革命”、道路设施整治、生态绿化行动和宣传氛围整治等6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整治行动,确保创建美丽军营取得实质性成果。


【双拥潮涌彩云南】党政军民促“双拥” 鱼水情深漾苍洱-

大理市创建第十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工作会议


政府抓实  双拥工作有助力


大理市政府把双拥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全面抓细抓实双拥工作。市、镇两级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双拥工作编制、人员、经费、场所到位。进一步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意见》《关于拥军优属若干规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大理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大理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求助“一站式”及时结算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大理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大理市义务兵家属优待办法》《大理市维护军人合法权益和处理涉军纠纷案件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使大理市双拥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营造全社会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大理市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市财政每年划拨300万元充实拥军优属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全市四年来共发放抚恤金12084.64万元。市政府为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实现军队、地方、个人“三满意”,四年来共接收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878人,发放退役安置金8787.63万元,其中公开选岗安置203人、自主就业623人、自谋职业52人,接收安置转业干部131人,接收自主择业干部73人,接收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人数逐年增加。市政府把教育培训作为安置政策的重要环节,努力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和内容,拨付足额的教育培训经费,使退役士兵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大理市政府为保障驻地部队生活需要,建成了无公害“拥军蔬菜基地”,每年为部队配送无公害蔬菜100余万斤;创建了驻军生活服务中心,每年为驻军节约经费近80余万元。同时积极配合驻地部队做好各项建设,2016年以来,大理市财政筹集资金4221.9万元,用于部队训练场绿化、排污管道改造、武器装备库建设等工作,改善部队的战备训练和工作生活条件。

为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大理市多措并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大理市委、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创建“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分析研判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分析研判热难点问题。按照“五有”的标准,组建大理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13个乡镇(街道)、142个村(社区)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解决各级服务中心(站)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目前,大理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已实现人岗一致,13个乡镇(街道)除下关镇因进行镇改办未落实编制外,其他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员编制均得到落实,确保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做到建设完善、管理规范。


军队配合  双拥工作有引力


大理市驻地部队拥政爱民、勇挑重担,军地军民关系和谐发展。各驻地部队视大理为第二故乡,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对官兵进行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教育,严格部队管理,教育官兵遵守纪律,树立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同时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扑救森林大火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主动承担广场、车站等重要公共场所和大型集会重大节日的治安巡逻任务。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和军民共建活动,发挥优势决战脱贫攻坚,驻地部队官兵为困难群众和贫困户开展巡诊赠药、乡村道路修缮等活动,改善地方百姓生产生活条件,解决贫困户“出行难、就医难”问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驻地部队组织官兵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街道、路面清洁消毒等工作,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安全防线。同时,驻地部队也勇于担当生态建设重任。2016年以来,驻地部队参与海东山地绿化建设,出动官兵6000人次,在海东沙砾地面、山坡植树造林2万余株;积极参与洱海保护治理、“三清洁”活动,出动官兵5000人次和工程机械车辆清理淤泥、垃圾数亿方,为洱海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双拥潮涌彩云南】党政军民促“双拥” 鱼水情深漾苍洱-

驻地部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参与 双拥工作有活力


大理市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助力双拥工作,全市双拥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白族妇女赵利红创办的大理市泉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滇西地区副食品配送的龙头企业,在保障驻军部队副食品配送、提供应急军需物资方面作出了积极突出的贡献。26年来,该公司先后招收退役军人28人,军嫂12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中有6名是退役军人,占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三分之一。成立“大理市驻军部队应急物资供应领导小组”,进一步服务好当地驻军生活、提供应急物质。由于在双拥工作中表现突出,赵利红被评为《中国双拥》2018年度人物。


广泛宣传  双拥工作氛围浓


大理市始终把双拥宣传作为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来抓,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观念,使爱国拥军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除春节、“八一”专项庆祝活动外,将每年8月定为双拥宣传月,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宣传、军民联欢、走访慰问等活动。


2019年,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举办驻大理部队国防建设及双拥图板展,并在全市巡回展出,以图文并茂的直观方式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火车站、汽车站、停车场、商场、医院、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立“军车免费”“军人依法优先”“军人免费”等服务窗口,提高市民对双拥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在高速公路、国道和主要街道两侧设立双拥公益宣传牌、宣传灯箱专柜,将人民公园和苍山路打造为双拥文化主题公园和双拥文化一条街,全方位、多角度构建立体交叉式宣传格局,在全市形成双拥浓厚氛围。


云南省双拥办、大理市双拥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