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是滇中革命摇篮,具有深厚的双拥工作历史积淀。近年来,各级党政军始终坚持以创建双拥模范城为目标,遵循“巩固、发展、提高”的原则,扎实开展双拥创建活动。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双拥工作更加有力、军民关系更加融洽、创建成效更加显著。尤其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以来,全市广大军民赓续传统,围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目标,军民同心,军地合力,不断筑牢双拥工作基础,积极探索双拥工作新思路,双拥创建活动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双拥潮涌彩云南】构建服务保障新体系 推进双拥创建新发展 -

玉溪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工作推进会


健全制度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根据机构改革后职能职责调整,玉溪市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明确了43个双拥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和固定的双拥工作联络员,每年制定双拥工作计划。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明确具体人员负责拥军优属工作,建立起上下协调、纵横贯通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服务体系;召开春节双拥工作座谈会、市委议军会、市退役军人领导小组会议暨双拥领导小组会议和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工作推进会,研究制约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出台玉溪市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意见、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全市双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对应中央和省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就业创业、安置工作、双拥工作、优抚褒扬的意见、方案,及时研究玉溪市13项实施方案和细则、52项内部规范,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领域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 


注重思想引领,深化宣传教育


坚持党建引领。将退役军人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在退役军人集中的社区,引入“社区党建+退役军人服务”,建立“退役军人之家”,规划建设活动场所和服务平台。组织和引导退役军人参与社区管理服务、脱贫攻坚、抢险应急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间,约有3万名退役军人奋战在抗“疫”工作各条战线。注重树立典型。积极开展向张富清、杜富国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推荐遴选,推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典型张永林,省级先进典型普林文等4名优秀退役军人、2个模范单位和1名退役军人工作先进个人。通过与市文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展示军人风采”系列文化活动,建立玉溪市退役军人公众号等方式,挖掘和宣传玉溪市“张富清”式的离休干部张永胜深藏功与名和“杜富国式”的“开路先锋”乔胜清等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大力宣传玉溪太标集团董事长张永林捐赠100万元现金和价值200万元的物资支持疫情防控的事迹。营造氛围激励。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保障并重,褒扬彰显退役军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风范和价值导向,加大市县两级纪念设施的提质改造,组织做好全市散葬烈士墓地等设施的迁移、整合、修缮工作。围绕3.17、4.28、清明节等重要祭扫、纪念节点,倡导文明祭扫、网上祭奠;组织开展“传承•2019/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组织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职工到烈士纪念园开展代亲祭扫活动;制作双拥工作宣传片和画册,展示玉溪市近年来的双拥工作成绩;投入50余万元在主城区设立双拥宣传牌130块;采取先进事迹报告会、文艺慰问演出等多种方式,分享退役军人奉献青春、艰苦创业、舍身忘我的感人故事、战斗事迹、创业经验,用先进榜样的力量激励人。


强化政策落实,待遇保障到位


落实优抚待遇。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待遇增长机制,及时提高抚恤补助标准,为1.73万名重点优抚对象足额发放抚恤金和生活补助;出台医疗、住房、救助等优抚政策,及时做好特别困难的退役军人救助工作,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为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优待标准达10865元/年,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19元。坚持上门为玉溪籍立功受奖军人送喜报、发放奖励金。精准信息采集,完成6.3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并悬挂了光荣牌,采集率、精确率均达到98%。解决“三后”问题。落实安置和就业扶持政策拓“后路”。2019年安置计划分配军转干部100%安置到了行政单位和参公单位,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100%安排到机关事业及国企单位。就业创业增量扩容。建立退役军人就业需求、企业用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就业需求“三本台账”,共组织招聘会33次,提供48581个招聘岗位;出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费减免”等政策,为43名退役军人创业提供贷款、减免税费;引导94名退役军人提升学历水平,组织320名退役军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证书;率先在全省完成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受理任务。兑现优待政策固“后院”。积极协调随军家属就业,共安置随调家属和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9名。关爱子女入园入学扶“后代”。将自主择业干部与部队官兵的子女入学入园一并统筹考虑,解决了93名军人子女入园入学问题。


积极回应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紧盯矛盾的交织点。针对玉溪市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历史遗留问题多、诉求占比大等实际,结合退役人员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四个重点”(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把矛盾化解和源头预防结合起来,开展开门接访、现场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活动。对诉求问题较多的县区,划分了市级领导、市局领导责任区,通过细心听取优抚对象诉求、耐心解释政策法规、真诚做好教育转化、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等方式,逐一化解问题矛盾。2019年接访退役军人1720人次,主动进行上门回访,满意度90%。延伸关爱的感情线。市县两级主要领导亲自走访慰问重点对象87人次,带头网上接访、现场接访58人次,形成全市上下重视退役军人工作的良好氛围。构建了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组织、政法、宣传、公安、信访、民政、部队等单位参与的退役军人工作联动机制,着力推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落实;成立市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老兵调解室、律师调解室,多方位、多渠道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将601名建档立卡户退役军人纳入走访慰问范围;市级预算70万元、各县区配套安排相关资金,组织100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短期疗养,对137名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实施了个案救助。拓宽服务的工作面。在祭扫、纪念节点期间,对途经或停留玉溪的参战老兵,主动对接了解服务需求。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李劲松副市长在全省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就玉溪做好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工作做了经验交流。


丰富双拥载体,主动服务部队


通过办实事、共建设,加强军民联系协作,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实现部队官兵与人民群众互帮互助的局面。


开展节日双拥活动。每年春节、八一及相关纪念日期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部队,看望优抚对象。双拥成员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2019年以来全市共投入慰问金700多万元。军民共建内容丰富。开展文化、法律等行业拥军活动,坚持为部队培训技能人才,组织“书法进军营”、“我们的节日•七夕”、“法律进军营”、“送政策到军营”等活动,为部队捐赠图书2000余册,部队为学校军训学生3.4万人次。军地双方组织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到学校、部队宣讲党史和革命斗争史,激发师生和官兵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市儿童医院与某部队结成共建单位,每年为部队官兵子女提供一次体检,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安排专人对接部队官兵子女看病就医相关事宜,在挂号、就诊、检查等过程中享受优先服务;部队在条件许可时邀请医院医护人员及职工到部队参观,开展国防教育,帮助医院开展党建工作等。全力支持服务部队。坚持把部队需求当作大事要事,收集部队需求清单12项,开展驻玉部队营区周边环境整治创建美丽军营活动,将排查出的部队反映强烈的6大类37个突出问题整治任务和需求清单落实责任细化到相关职能部门,压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对症解决问题。


发挥部队优势,支持地方建设


驻玉部队官兵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自觉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参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组织训练演练,积极支持经济社会建设。驻玉部队官兵先后出动1800人次圆满完成18起抢险救灾任务,练兵备战水平得到提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部署,参与各项创建活动。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结合全市扫黑除恶工作,组织部队开展打击整治涉枪涉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主动维护地方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共同打造“平安玉溪”。持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驻玉部队联系扶贫点50余个,援建中小学11所,精准扶贫挂钩帮困972人,投入扶贫资金119万元。支援驻地重点项目2个,扶持特色项目8个,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和寒冬送暖活动,为民做好事1000多件,为玉溪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坚实力量。


省双拥办、玉溪市双拥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