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进入尾声

  各大音乐软件听歌报告纷纷出炉

  通过2021年的时光采样

  在年度听歌报告上新增了一首歌曲

  而这首歌曲

  它给我的2021年画上了圆满且充满意义的句号

  真正走近聆听这首歌

  还要从一位71岁的老人说起

  这首歌几乎贯穿了老人的一生

  从幼年到老年

  从参军入伍到退休讲解

  ……

  他说他要通过自己的力量

  把这首歌唱给更多的人听

  把这首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

  初入军营的“特殊对象”火速当上副班长

  1969年

  时年19岁的李增军

  怀揣着对部队生活的向往奔赴军营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当兵时的李增军。

  刚入连队

  官兵们敲锣打鼓欢迎新兵

  对部队生活充满憧憬的李增军

  看到前来接兵的官兵们身上穿的

  似乎不是正规的军装

  而是破旧的雨衣和生锈的安全帽

  李增军在心里犯起了嘀咕

  “这是部队吗?

  可能是先暂时住一段时间,

  过几天就去正式的军营了”

  直到在操场正式集合 

  李增军看到部队官兵们在开凿山洞

  他才意识到这就是正式的军营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顿时让李增军的心里凉了半截

  他不断地反问自己

  “跑这么远来当兵就是干这个?

  与其在这里这么累这么苦地打山洞

  还不如回家挖煤矿……”

  班长很快注意到李增军的情绪变化

  他很清楚李增军内心的想法

  便开始对李增军有了“特殊的关怀”

  他找到李增军

  讲起了自己刚来这里的故事

  ……

  感同身受的他们

  有着同样的境遇和同样的落差

  就这样

  在班长一次次的“特殊关怀”下

  李增军慢慢意识到

  中国军人这一职业

  总是与牺牲奉献连在一起的

  没有军人的奉献

  哪有社会的和平安宁

  哪有人民的安家乐业

  “既然来了、既然入了连队的门

  那就好好干吧

  以前是给自己家里挖煤

  现在是给大家挖、给国家挖……”

  李增军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

  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当兵时的李增军。

  在后来的部队生活中

  李增军越干越有劲儿

  表现越来越好 

  很快便被连队送到总队进行培训

  因表现突出

  当了6个月新兵就当上了副班长

  1970年

  部队组织人员去东北开农场种粮食

  面对更加艰苦的环境

  他二话不说,当即报名

  义无反顾地就去了

  并于1971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李增军(第二排左二)与战友在边疆合影留念。

  有形的矿藏和无形的“宝藏”

  李增军退伍后回到了村里

  本来有几次出去工作的机会

  但他都一一拒绝了

  究其原因

  原来村里的干部认为他在部队锻炼过

  又有一定的文化、又是党员

  希望他能留在村里工作

  李增军没有半点犹豫

  便留在了村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

  投身乡村建设

  李增军的家乡堂上村是深山村

  一直靠着国家的扶持和帮助

  随着房山区资源型产业相继退出

  村里的煤矿也要关闭

  面对村里未来发展的问题

  他觉得边远山区没多少地

  发展农业也只够解决温饱问题

  李增军常说:“从当兵回来后,

  那股服从命令听指挥、

  艰苦奋斗的劲儿永远忘不了”

  既然是兵、既然在部队大熔炉里历练过

  自己又是村里的带头人

  更应该继续发扬在部队里的精神

  于是他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奋斗

  让堂上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而在这期间

  恰逢曹火星同志来到当年他创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的地方

  ——堂上村寻访旧踪

  当时就是由李增军接待的

  也正是在1994年

  堂上村被正式确认为歌曲创作地

  这件事让李增军受到了触动

  他思来想去

  决定抓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

  这个金字招牌

  挖掘红色底蕴

  用红歌的形式把经济拉动起来

  用红色文化带动村里增收致富

  而当年曹火星创作这首歌曲

  还发生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红色故事

  1943年4月

  面对日军侵略的不断深入

  群众剧社投入到平西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斗争中

  曹火星是群众剧社第三小分队的一名演员

  小分队徒步3天来到堂上村

  由于当时堂上村的房屋几乎被日本侵略者全部烧光

  曹火星一行只能居住在条件相对较好的龙王庙中

  火热的抗战斗争激发了小分队的创作激情

  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红色歌曲

  就这样在龙王庙中诞生了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创作地旧址。中国军网记者柴潇 摄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手稿。中国军网记者柴潇 摄

  这首歌采用了堂上村民间小调“打花棍儿”的形式

  曹火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后来毛主席在歌名中加了一个“新”字

  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传唱大江南北

  有了这样一个契机后

  李增军提出了建立纪念馆的设想

  于是他便多次前往天津市拜访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者

  曹火星老师

  并收集整理他在堂上村创作这首歌曲时的历史资料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李增军(后排左二)与曹火星(前排左四)在天津合影留念。

  “爱逞能”的他,愿望都一一实现了

  1996年

  李增军以个人名义向上级部门写了

  一封关于建设红色歌曲创作地的长信

  一个多月后

  李增军收到相关部门的回复

  得知这一想法

  需通过组织按照流程向上递交申请

  于是李增军与乡里领导开始着手筹备

  最终

  支部正式起草一封长信

  ——《让我们心中的歌世代传唱》

  66名党员在长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通过组织一级一级递送

  最终得以批准

  后来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新馆建成后

  村里找到已经退休了的李增军

  希望他能给游客讲讲堂上村的历史

  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创作的故事

  李增军听后一口答应下来

  他说自己很希望在身体硬朗的这些年

  能够再为村里多做点事情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新馆。

  他每天都要沿着弯弯的山路

  走一公里来到纪念馆

  由于当年从军时在北大荒

  经常在冰冷的水里整地、插秧

  两条腿得了关节炎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

  阴天下雨的时候腿就会疼得厉害

  有时要拄着棍子上下山

  即使拄着拐杖

  李增军也会如约来到纪念馆进行义务讲解

  怕别人看到担心他

  他都会在离参观者较远的地方把拐杖放在一旁

  讲解最高峰时

  一天要连讲7、8场

  讲到嗓子都哑了

  咬紧牙关还要继续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李增军老人。中国军网记者柴潇 摄

  为了能以最好的状态进行讲解

  他身上经常带着银黄颗粒和草珊瑚含片

  一般讲一场就嚼一包银黄颗粒

  含一片草珊瑚含片

  “别人用开水服,我用嘴嚼就行了,

  一样的效果。”

  有时候累了就在旧址旁的小屋坐一坐

  吃点干粮就又投入了工作

  一天下来

  两条腿都是浮肿的

  回到家

  老伴儿一边用热毛巾给他敷腿消肿

  一边“埋怨”他“这么大岁数逞什么能”

  他却总是笑着说:“说老实话是真累,

  但在部队生涯中

  刻在骨子里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劲儿

  永远也忘不了

  既然选择了做这个事,再累也要坚持”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李增军在家中擦拭年轻时的照片。中国军网记者柴潇 摄

  就是这样

  担任纪念馆义务讲解员

  他一干就是十几年

  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

  他都自觉、准时地守候在

  曹火星同志创作歌曲的那两间土屋旁

  接待着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

  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红色故事

  至今

  他已累计义务讲解9000多场、受众超45万人

  今年,李增军71岁了

  他的身体依然硬朗

  他的声音依然洪亮

  他的精神依然矍铄

  而纪念馆中也有了一批批年轻的讲解员

  他们尊敬、热爱着李增军老人

  而李增军老人身上的那股劲儿

  也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榜样和红色标杆

  他的这股从军时烙下的红色印记

  同样也感染着自己的外孙女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李增军老人的外孙女。

  “她像我一样,做起事来有用不完的精神头

  每天给她讲的历史故事

  她到学校还给同学讲、给老师讲

  ……”

  李增军老人说起自己的外孙女

  满脸洋溢着幸福、骄傲和自豪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李增军老人家中的党员示范户标识。中国军网记者柴潇 摄

  退休了的李增军

  每次党员会议都尽可能列席

  积极建言献策

  时不时还主动帮助村里做一些环境整治

  群众工作等事情

  如今

  李增军的愿望也实现了

  堂上村现在每年接待游客二十余万人次

  周边的农家院也红红火火了

  村里的经济也就势拉动起来了

  李增军始终坚信

  感动一个人

  就能感动一个家庭

  就能感动一代人

  他要把革命情怀流传下去

  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只要他还能讲,就要一直讲下去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71岁退伍老兵“说唱”15年,这首歌,请加入你的年度歌单!-

  李增军老人在纪念馆党旗前留影。中国军网记者柴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