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安装工、骑手……望平街“六勇士”找到了
他们是普通人更是一众英雄-

王亮(送菜骑手): 摁倒歹徒,从歹徒手上夺刀

辅警、安装工、骑手……望平街“六勇士”找到了
他们是普通人更是一众英雄-

刘敏(外卖小哥): 和众人一起,将持刀歹徒制服

辅警、安装工、骑手……望平街“六勇士”找到了
他们是普通人更是一众英雄-

 范贤明(路人): 和众人一起,将持刀歹徒制服

辅警、安装工、骑手……望平街“六勇士”找到了
他们是普通人更是一众英雄-

  肖勇(出差的重庆人): 他想着一定要夺下歹徒手上的刀

辅警、安装工、骑手……望平街“六勇士”找到了
他们是普通人更是一众英雄-

 刘万刚(退役军人): 面对歹徒,显得异常勇猛

辅警、安装工、骑手……望平街“六勇士”找到了
他们是普通人更是一众英雄-

 符杰(辅警): 第一个冲向持刀歹徒,与其周旋 

辅警、安装工、骑手……望平街“六勇士”找到了
他们是普通人更是一众英雄-

 符杰和刘万刚勇斗歹徒

  他们,是没有交集的陌生人——执勤的辅警、下班回家的安装工、路过的生意人、送餐的外卖小哥、送菜的骑手、出差的外地人。

  8月8日17时许,当他们交汇在成华区玉双路与望平街交叉路口时,他们成了英雄。面对挥舞着菜刀的歹徒,他们冲了上去,合力将其制服。

  这英勇的一幕被人拍下传到了网络上,网友和市民称赞他们,感谢他们,崇敬他们。

  他们是谁?

  昨天,这些当时的“无名者”被一一找到,23岁的符杰,41岁的刘万刚,40岁的肖勇,48岁的范贤明,27岁的刘敏,29岁的王亮。

  符杰   第一个冲向持刀歹徒  “把刀放下,不许动!”

  符杰,成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警五分局三大队的一名辅警,执勤的他第一个发现持刀歹徒,他飞速地冲了过去,一边用电台上报警情,一边通过语言让歹徒放下凶器,分散其注意力。

  “把刀放下,不许动!”符杰大声呵斥着歹徒,将其吸引到人少的路口中间对峙,并不断提醒群众避让。歹徒突然情绪失控,持刀欲进行砍杀。符杰运用日常训练中掌握的警务技能与其周旋。

  歹徒持菜刀冲着符杰的头部、面部砍来,精神高度集中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伤了,仍然与歹徒继续搏斗,最终与赶来的群众一起将其制服。

  “他手上有刀,我怕他伤害群众。”这是符杰见到大队长刘波后说的第一句话,此时的他已经受伤,满脸是血。大家都在担心他的伤情时,他却仍想着群众。他鼻翼裂伤缝了21针,左臂缝了18针,没有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治疗。“小伙子当辅警5年,比较内向,但骨子里乐于助人、疾恶如仇。”刘波这样评价。

  刘万刚    挥舞着铲子异常勇猛  网友叫他“铲子哥”

  刘万刚家住东门槐树店,从事安装工作。那个时间点,他正好下班路过,当看到符杰正与持刀歹徒周旋时,他没有多想,立即冲了上去。他边冲边看有没有可以用得上的“武器”,旁边一辆环卫工人的车上正好有两把铲子,他拿了一把,又给了符杰一把,网友都把他称为“铲子哥”。

  刘万刚当过兵,拿着铲子的他显得异常勇猛,“必须马上制止,路上那么多人,非常危险。”他说,当时并没有觉得害怕,只想快速把歹徒制服。对于自己的英勇事迹,他回家后只是给家人说了,并没有告诉其他人。

  肖勇    出差成都的重庆人  从歹徒手上夺刀

  肖勇是重庆人,从事销售工作,在成都出差。路过的他看到这一幕后,也冲了上去。当时现场的情况很紧张,他想着一定要把歹徒手上的刀夺下来,不能伤害到路人。

  当歹徒被众人扑倒在地的一瞬间,肖勇死死握住他的手腕,将菜刀夺了下来。见辅警受了伤,他又立即拨打了120,并留在现场疏导交通。“川渝是一家,我肯定要上的,不能看热闹。”他说。

  范贤明    提示牌就是手中“武器”  代表正义的一方

  当范贤明看到持刀歹徒时,也是边冲边寻找“武器”,最终,他看到了路边有一块不锈钢架子的提示牌,他拿起提示牌冲到了最前面,和大家一起将歹徒制服。

  “当时并不怕,但歹徒有刀,不能赤手空拳去。”范贤明说,自己平时喜欢健身,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自信,他就住在望平街。“当时的情况,我们是正义的一方,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帮助我们。”他说。

  刘敏    与众人合力制服歹徒  以后遇到了还会上

  外卖小哥刘敏的第一反应是打报警电话,打完电话,他从旁边的商家那里找了一根板凳,和众人一起,将持刀歹徒制服。

  制服了歹徒,他又赶着去送餐,给前面的网吧送奶茶,结果运气好,还没超时。刘敏当外卖小哥已经有3年了,帮忙制服歹徒这件事他只给妻子说了,妻子提醒他注意安全。“遇到了,我肯定还会上。”他说。

  王亮    没有半点犹豫冲上去  摁倒歹徒就去夺刀

  正在送菜的骑手王亮没有半点犹豫就冲上去,摁倒歹徒,从手上抢刀,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事。他是黑龙江人,来成都两三年了,他说他比较喜欢这座城市,喜欢这里年轻人的朝气蓬勃。

  因为耽误了时间,王亮这一单没能按时送到。他说,路见不平,该出手就出手,当时有这样想法的不是他一个人,是一个群体。

  新闻延伸

  跨越35年时空的相同选择

  记者专访成都1987年“8·5”英雄群体成员

  望平街“六勇士”制服持刀歹徒的几十米开外,就是成都的母亲河锦江,千百年来滋润着这座温润如水的城市。

  当我们把时钟拨回35年前的1987年,“8·5”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写下赞歌。35年后,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时空,成都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35年,流逝的是时光,但沉淀下来的是成都人永不让人失望的精气神。

  昨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专访了“8·5”英雄群体成员之一、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现任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处长的苏蓉贵,同事们习惯叫他“苏老英雄”。

  在得知望平街“六勇士”的事迹后,他说,“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在成都公安战线上,不同年代都会涌现出不同的英雄事迹。平时他们在岗位默默坚守付出,也许是执勤巡逻,也许是疏导交通,但到了紧要关头,危急时刻,却总能挺身而出。”

交警和群众紧追凶犯 

中枪仍不退缩

  1987年8月5日晚,锦江河畔。一位穷凶极恶的凶犯劫持一辆出租车准备向郊外逃去,驾驶员廖志南与凶犯斗智斗勇,在车行至锦江宾馆时果断跳车。凶手开枪了,随后也下车向新南门方向逃去。刺耳的枪声让正在执勤的年轻交警苏蓉贵本能地向凶手逃跑的方向追去,身后紧跟着一群舍生忘死的普通群众。

  苏蓉贵回忆,“我当时刚参加工作,正在执勤,看到一辆出租车闯红灯,不知道车内发生了什么情况,随后就听见了车上有人呼喊‘抓坏人啊’,出租车也停在了离警亭不远的绿化带上。接着就传来了枪声,我下意识地冲了过去。”

  苏蓉贵仍记得当时的细节,“当时很多群众看到情况不对,也都跟着我冲了上去,凶犯疯狂逃跑,并朝追赶他的人群开了一枪,市民杜清林倒在了地上。这时凶犯开了第二枪,正好从我头上警帽的国徽下穿进,击中了头部。”

  中枪的苏蓉贵并没有退缩,继续追上去,和大家一起将凶手制服。由于失血过多,抓住凶手之后他就昏迷了。

事迹传遍蓉城大街小巷

社会需要这种正气

  苏蓉贵整个警服都被鲜血染红,送到医院后立即进行了抢救,之后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治疗。而倒在血泊之中的市民杜清林,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是原成都铆钉厂的一名工人。

  “8·5”英雄群体的事迹迅速传遍了蓉城的大街小巷。伤愈之后,苏蓉贵和英雄群体的其他成员以“报告团”的形式开始在各地做报告,宣讲他们的事迹。

  苏蓉贵说,做了多少场报告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所有的区(市)县都去过。他觉得自己做了一名普通警察都会去做的一件事,没想到这件事带来这么多的荣誉,“当时这件事通过媒体的宣传,反响很大,我们的社会确实需要这种正气,这件事对改善社会治安环境以及社会风气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说。

  后来,苏蓉贵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杜清林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市有关部门授予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模范工人”光荣称号。